吃吃喝喝看看戏,逛逛拍拍不亦乐乎

《花笺》脉脉,四百年的青春依旧鲜活

戏曲是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一大艺术门类,作为广州本土最受欢迎的戏曲种类——粤剧,必然占据本届广州艺术节的一席之地。5月14-15日,由广州粤剧院承担创作,两位粤剧艺术名家黎骏声、苏春梅担纲主演的粤剧《花笺记》登陆广州大剧院;6月,该剧排演出青春版,由年轻的梅花奖得主吴非凡以及优秀青年文武生李伟骢,以及广州粤剧团一众青年演员联袂上演。这部今年1月才首演的剧目是毫无疑问的“新戏”,而其改编所依据的原作却已在民间脉脉流传了四百年。


  • “青春”的经典

《花笺记》是诞生于明末的广东长篇木鱼歌名作,属于弹词,有“第八才子书”之誉。尽管如今已经鲜为人知,但当年却广泛流行于闺阁,是粤调说唱文学的经典。就内容来说,《花笺记》可谓十分“青春”。它讲述丞相之子梁亦沧于花园内对将军之女杨瑶仙一见倾心,而后就对这位守礼端方的大家闺秀展开热烈追求,在经历过一些波折后,最终两情相悦、好愿得偿。这是昔日闺阁千金所钟爱的题材,同样也是现下青春爱情片的主题。年轻人的青春萌动、热于情爱,在琅琅上口、活泼多变的粤调演绎下,既古朴典雅,亦清新可喜。


  • “青春”的剧目

木鱼书《花笺记》流传四百年,而将《花笺记》搬上粤剧舞台的努力却方兴未艾。此次亮相广州艺术节的粤剧《花笺记》便创作于近年,今年1月才正式首演。尽管有不少专家认为该剧是对传统的全面复归,但只要看过这部粤剧《花笺记》,就知道它和一般人印象中的传统:陈旧、过时、满满的尘土气息——有多大的不同。它演的是老故事,用的却是新视角;使用广东音乐《山乡春早》的旋律贯穿全剧,还使用其他大量的传统曲牌,听来却是清爽悦耳、意韵悠长。《花笺记》的美是一种诗意的美,它抛开一应历史包袱,删除了原作中大量的枝叶,提取出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主线,同时也重新定义了“唯美”这个词:美,即纯粹。从梁亦沧与杨瑶仙的爱情里,我们不会看到一些很沉重、很深刻的内容,这却又恰恰还原出爱情本来的样子。

因为青春,所以鲜活;因为青春,所以真挚。情之所钟,正是我辈。


  • “青春”的观众

和一般粤剧演出绝大多数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年观众的情况不同,广州大剧院上演的两场《花笺记》,观众席上有很多年轻的面孔。他们之中有的是初次接触粤剧,有的已经不是第一次观看《花笺记》,有的甚至带同父母长辈一起走进剧场……这与业内普遍认可“传统戏曲只有添加新元素、贴近时代审美才能吸引年轻观众”的观念相悖,被认为是复归传统又没有太大面积宣传过的粤剧《花笺记》,却低调地吸引大批年轻的“自来水”,不啻成为了“花笺记现象”。由此,不由不令我们深思年轻观众,尤其是年轻戏曲观众的真正需求——戏曲并非没有“青春”的受众,只是我们还不能把握如何才能吸引到他们。

从“花笺记现象”或许能看出,“青春”的观众群体在意的不是戏曲形式的新与旧,而是内在精神是否有令他们值得认同的地方。《花笺记》的主人公都在最青春的年纪,所思所想所做也是出自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在精神上有了亲近感,再去理解、欣赏戏曲独有的程式化表演形式,便不再觉得隔阂。再加上《花笺记》本身的轻喜剧性质,更使哪怕是初初接触粤剧的年轻观众少了顾虑,可以全身心投入感受粤剧艺术之美。

这就为我们带来戏曲新编戏发展方向的思考:既要向传统致敬,也要从年轻受众群体中获取文化认同感。


“传统”与“青春”不一定是一双反义词,它们可以共存,甚至可以共生。能使流传四百年的《花笺记》再次获得青春活力,是它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粤剧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有合适的题材内容,始终不放弃对超越时间的“美”的追求,必定可以鲜活依旧,常演常新。

评论
热度(4)

© ID2552160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