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喝喝看看戏,逛逛拍拍不亦乐乎

【盘点】那些年追过爱豆的戏(9)



*爱豆演的黄桑基本都有股励精图治的气质,就算演昏君都是面懵心清,最明显是偶尔串场在折子戏演李煜……那是李煜吗?说是赵光义还差不多!反正他的皇帝都有种精明锐气,会犯糊涂,但真欺负不了他。所以我一开始很难想象他会演怂包憋屈之极的光绪,虽然这是师父新马师曾的首本,但说到底也就是曲有名,戏本身演得很不讲究,是很难有什么可资参考处。最后爱豆确实是有演出来怂感,但真的比较缺乏说服力啊,总觉得他憋屈到一定程度就要睿王爷上身“不如就反了!”不过说到底也是剧本的锅,戏本身对光绪欠塑造和挖掘,连珍妃的形象都是流于表面,还不如慈禧和李莲英出彩。但主题曲是真的经典动听,(在感情上)可以为了这首曲原谅其他,不然一出戏三个小时下来,作为观众谁爱看男主角从头到尾的憋屈郁闷“百计千方中何用”呢?



*粤剧原本是有过BE的《窦娥冤》,但普通民众普遍还是喜欢大团圆,毕竟生活已经如此艰难……哪怕中间凄苦悲惨些,结尾总还要给人一点希望,所以目前通行还是演出唐涤生编剧的这部改编自《东海孝妇》和程派《金锁记》的《六月雪》(中间最著名的两首大曲《十绣香囊》和《大审》则是其他人写的)。《六月雪》我个人觉得是传统戏中的佼佼者,论剧目的结构编排、场面把握,能和《范蠡献西施》媲美,既有甜到齁的恋爱戏,又有悲伤哀怨的苦情戏,最后还有激烈火爆的公堂戏,对戏迷来说真可算盛宴了(那些非常纠结于《窦娥冤》就该用窦娥的死来揭露旧社会黑暗的人不在此列)。不过也不是所有演员都能在同一部剧中hold住这不同类型的几种戏——是的,说到这里我又要吹一波爱豆,两首大曲的唱功和感情诠释自然无可挑剔,上半场的小生是他本工,斯文潇洒细腻温婉,自不待言;下半场官生,官仪赫赫气势非凡,尤其是公堂一场,(唱)眼睛瞪得像铜铃~~(喂)嗯我是想说关目做手都非常出色。粤剧的公堂戏是很有特色的,大锣大鼓,堂上堂下针锋相对,激烈紧张乃至讲究程度不比武场戏逊色。但现在流行剧目里已经比较少见了,能演得好的就更少了。



*妄想成真又一例x 但我后来想起其实我真正的妄想是《情僧》,想看女神的黛玉,不过不得不说飘红姐姐她演来会更入肉一些。《碧海狂僧》这个戏主要是看人演,论剧目精致度远不如《情僧》,尽管这一版已经是陈冠卿后来修改过的了,但还是有太多时代遗留下来的局限,使整部戏看起来气韵不顺,不得不凭借演员和观众共同来强行理解(但有些地方终究还是难以说通)。不过作为经典,肯定还是有值得欣赏处,最令我觉得有趣的是这个戏中几个人物的关系,他们处在某些特定环境、因为个人性格而产生的种种矛盾、误会,演员如果演得投入,真会令人烧心烧肺地疼痛。这一版最大的特色是小鹏真的爱姐姐,不是模糊懵懂的好感,而是真的爱,作为一个男子的爱。他不能理解姐姐内心的百转千回,但姐姐又何尝真的理解他呢?姐姐难道不也是不敢相信他是真的爱她的吗?还是更喜欢春班特供的HE版本,不然这份强烈的爱慕最终只能成为《泣红》里的滔天悔恨,真是太过于悲伤了。爱豆的少年实在是宝物,又熊又皮但看着还是忍不住发出姨母笑,想成为凌天雁因为这小鹏郎揉搓起来手感一定很好(喂喂)



*哪怕我不喜欢这部戏的服饰品味、不大喜欢主题曲里的流行曲、不大喜欢某些台词、更不喜欢它的电影……但毫无疑问《花月影》是一部精品剧目,也是现象级的戏曲新编戏,现场舞台版尤其如此,是具有超前意识的舞台艺术探索——剧本、舞美、音乐、人物塑造……方方面面都是有突破性意义的。十几年后,(就算我看过很多次视频)现场看依然觉得眼前一亮,可想而知十几年前它打开的是一个怎样的新世界。可惜不管是探索精神还是专业精神还是市场意识,目下整个粤剧圈都远不如前,新编戏是更多了,剧团们也都更有钱了,但出来的作品却是泥沙俱下,没有几部经过有遵循艺术规律的打磨过程,能称得上精品的都屈指可数,更遑论是耐咀嚼的经典。每当我想到《花月影》在很多意义上都不可复制了,就会黯然神怆。林园生是爱豆演得最好的角色之一——如果不是寄希望于未来的刘邦,我会把这个“之一”去掉。去年底他在采访里谈了他对林园生的理解,结合这份导赏,今年1月份看现场的时候,就更能体会这个故事和这个人。从前刷视频就觉得林园生微妙抢戏,但自从尝试从林园生角度进入这个故事,才觉得豁然开朗——这个故事,其实真是以林园生为落脚点,从开始,到最后,都是。杜采薇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过客,是他人生某一阶段意识的凝聚。杜采薇可能只是一个幻影,但林园生却可能是任何一个现代社会中有过迷惘的年轻人。能够与优秀的表演产生共鸣,真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评论

© ID2552160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