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喝喝看看戏,逛逛拍拍不亦乐乎

  • 粤韵芬芳——献给地球每个角落喜爱粤剧的人

 

2018年11月18日,纪录电影《粤韵芬芳》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首播,距离我和剧组主创的第一次接触、第一通长途电话已经过去一年有余。记得丽丽(《粤韵芬芳》文学编剧)曾问我:

 

“作为一个粤剧戏迷,你会想看到一部怎样的片子?”

 

现在,我终于可以说:我想看到的,确实在《粤韵芬芳》里呈现了。

 

每个观众在观看作品成型之前,并不确切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知道,他们大可化身台上的创作者,而不用在台下焦灼地期待着未知。所以当丽丽问我这个问题时,我是比较茫然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市面上的粤剧相关“纪录视频”都不合我口味:不是流于表面形式、空喊口号,就是内容过于粗浅、一看就知道来自于百度(还不一定准确)。

 

没有一个创作者不希望自己用心的作品能获得观众的共鸣。就像片子里欧凯明大哥所说到的那样:当你发现努力过后、一切付出都无人理解时,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孤独。可是纪录片要获得共鸣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方面受限于题材,另一方面创作者、受访者、受众……彼此之间的经历、知识背景、对该题材的认知程度都可能存在巨大的不同,他们想要在一部影片中获取的东西同样千差万别。共鸣,从何而来呢?导演卢川最后找到了能把这些差异不同都融和互通的一个点:

 

情。

 

最捉摸不定、难以描述,却又最能直入人心的一个字。

 

2018年8月9日,我在广州大剧院的放映厅第一次看到成片后的《粤韵芬芳》,也第一次真实感受到这份“情”是什么。《南越宫词》中南越王赵佗说:

 

“人啊,无论你是帝王将相,抑或是平民百姓,最后都是一塚泥,留下的只有那份情、那份爱啊……”

 

粤剧演员、戏曲研究专家、戏曲编剧、剧院经营者、粤剧戏迷、戏曲导演、影视演员……还包括了片子的主创者们,他们的“情”,是对粤剧的“情”,更是对这一方水土难以割舍的执着与眷恋。片中放弃了纪录片通常采用的旁白解说,完全就由受访者的讲述所构成。在戏曲被日益边缘化的今天,他们为粤剧而发出的声音、提供给他们发声的这个平台,都显得尤为宝贵。而影片的拍摄、剪接更是充满了用心、理解,以及敬意。就像丽丽所说,他们用双手接住这些宝贵的回忆和思考,并守护了受访者给予的信任。

 

“此片献给地球每个角落喜爱粤剧的人。”

 

片尾字幕打出,这么官方的一句话,我却被深深感动了。

 

第一次见到丽丽和卢川是在恩宁路的八和会馆门前。我们沿着恩宁路,走进老西关。记忆中的单车、麻石巷,私伙局里的悠扬粤韵,以及从街角远远传来的一声悠长的“卖~烂~嘢~”,后来都一一化成了《粤韵芬芳》镜头画面的一部分。

 

多宝路上的新联肠粉,老板出名“臭档”,但因为出品好,照旧门庭若市。就着一碟牛肠一碗艇仔粥,闲谈中才得知卢川也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出身西关,而且跟我毕业于同一所中学,前后相差不过两届。所以这其实很可能不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只是都记不得了。毕业后我去了南京,他去了北京。乡愁就是这么一种东西:朝夕相对,无知无觉;远隔天涯,咸鱼白菜也好好味。

 

如果不是偶然看到了《再世红梅记》的剧本,被“丝丝柳线……”绾住了情丝;

 

如果不是读研时看到同窗的毕业论文研究《帝女花》……

 

——为什么喜欢粤剧?

 

因为它有魅力,令人迷恋;因为它是一本读不完的精彩小说,令人难舍难离。

 

年轻人爱看戏不为什么,简单就是“喜欢”二字而已。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粤韵芬芳》确实是情怀,致敬一代粤剧人的芳华——但它并不沉湎于过去。当下的粤剧,当下的粤剧人,才是它真正关心并希望展现的东西。从排练场到大剧院,从香港广州到粤西,从万众瞩目到灯火阑珊……我很记得丽丽曾说,之前他们总是拍历史纪录片,讲述的都是已经“作古”的“古人”,已成“静态”的历史;这是第一次,接触的题材对象不止活着,还在跟踪记录的过程中依然发展变化着。

 

一门还活着并且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古老艺术,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希望大家都能来看一看这《粤韵芬芳》。

评论
热度(4)

© ID2552160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