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喝喝看看戏,逛逛拍拍不亦乐乎

【盘点】那些年追过爱豆的戏(3)


*这戏的全剧很有意思,是根据本地民间故事原创的粤剧剧目,讲的是穷女婿三次戏弄贪财吝啬岳父的故事,是陈笑风代表作之中很难得的喜剧。在一片凄风苦雨的风腔专场中,这是唯一一个欢乐剧目,令人印象尤深。这段折子戏是重新整理过的,跟全剧版本有点出入,主要是没有那么长,同时也保留一定的情节完整性。爱豆演这种促狭爱捉弄人鬼灵精的小书生是信手拈来的,就像陈梦吉,充分表现了他表演的灵活性。而且大概因为有过饰演丑角的经历,对于如何运用肢体语言来营造戏剧效果也很有心得,在完全虚拟的状态下表现角色开始冷后来热、还有搬石头取暖等等,都演得惟妙惟肖十分生动,看着就想笑(。)只不过在砍了若干台词情节后,角色的行为逻辑就理得不是太顺,比如韩义本来已经开口诓骗了岳父,后来又改口说不行,不行的原因就没说得清。有机会是想看全剧的,但可能性不高。


*马派名剧,诞生于抗战期间,彼时马师曾与周信芳一南一北,分别以粤剧和京剧演出相同的题材。全剧已失传,现在只有通过口述整理的折子戏版。整个戏的编排很有意思,虚实交错,以投降清廷的洪承畴梦中见到与他相关的三个人,一层层剖开洪承畴的假面具和保护壳,对他进行灵魂深处的拷问。音乐上则以一首《双星恨》贯穿全剧。早期版本技巧性比较高,有很多翻腾扑跌的动作设计。后来爱豆2010年在马师曾诞辰110周年晚会上演出的版本已经进行过简化,到了他专场时则更彻底地又进行了一次艺术加工,既有很强的现代感(主要场景道具就是那把带滚轮的交椅,其他能省则省,十分简练),又保留了马派丑生戏那种辛辣的讽刺特色,并且还融合了爱豆对人物复杂情绪变化的细腻把握。这是一个相当成熟并且成功的重排戏码,也是爱豆专场里我最喜欢的一个。事前估计旁人很难想象,一个文武生会在自己的个人专场里放一个丑生剧目;但如果结合爱豆本人,便又觉得顺理成章,这样一个剧目恰好适合他发挥,又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要知道那些他驾轻就熟的剧目,他固然能演好,但如果缺乏挑战性,演起来总归会少了些艺术激情。一个个人艺术专场,有人纯粹只为总结,扬长避短;有人还希望从中获得突破提高,一边总结一边继续学习,保持着一种不满足的饥渴状态。有时我们会说,想在舞台上看到演员的野心和企图心。爱豆在个人专场里选择了《洪承畴》这个戏,足以证明他的野心和企图心。也因为他演了洪承畴,他一个人就可以串起整个明末清初了呢……夏完淳、洪承畴、史可法、多尔衮、顺治、周世显……


*单从艺术形式上,《蜀道难》的突破意义还比《洪承畴》更强。毕竟《洪承畴》因袭了前辈留下来的传统,《蜀道难》却真是完全意义上的新创。它是一段融合了歌舞的独角戏,并不讲述故事,而是一种精神意识的呈现。它带有很强烈的幻想性质,虚拟了李白在醉中创作《蜀道难》的情景,而《蜀道难》的内容恰恰又映照出李白的人生经历和精神气质。白须白发的李白在现实中也不可能存在,在将戏曲的虚拟性最大化后,我们就能看到像是精神意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如何化成舞台上的实体。爱豆并不保守,他对戏曲艺术的很多意识是非常超前的,只是现今的创作环境可能真是远容纳不下他的那些超前,所以在自由与不自由之中,他也只能选择在自己的个人专场上任性一把了。爱豆对李白应是有一些情结的,不然也不会别人给他取了“酒仙”的诨号,他就乐颠颠地用在自己的微博ID上……。这种情结大约是叫做“精神上的酒友”,虽都经历过抑郁不平,但最后都豁达泰然处之,就是这种精神上的共鸣使得《蜀道难》可以诞生吧。


*没有现场看过全剧,现场看的只是一段超级短的折子戏片段。看着爱豆五十多岁的人了,在台上蹦蹦跳跳一派天真烂漫……心情略复杂。其实他演少年郎确实很有一手,脸方面有优势,最主要还是卖萌卖得特别自然,完全不会显得做作,好像自然而然背后就有小花冒出来了。周炳在《三家巷》原作里其实是后半段感情才有复杂变化,碍于篇幅,粤剧版《三家巷》只截取了前面部分,周炳的定位就是个直线型愣头青,发挥空间有限。《三家巷》这部戏,我一直觉得最出彩的角色是何守仁和陈家老爷。


*近年这部戏都改叫《八宝公主》,同时《刁蛮公主戆驸马》也改成《刁蛮公主》,男角的名字全部去掉,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这部戏的现场前后看过两次,一次搭吴非凡,一次搭崔玉梅,难得看到爱豆扎靠演出,所以我的看点全是爱豆。能hold住紫色的男人真是太可怕了……故事是男方不敌女方,欢喜冤家的路数,和穆桂英杨宗保、刘金定高君保、樊梨花薛丁山等等有极高的相似度。中间的《猜心事》是定番,也是个传统曲目,“要茶不要、要酒不要、当真是吃醉了么”曾经出现在许许多多的场合。总体来讲是个轻喜剧,三观也较正,没什么槽点。值得一提的是剧中鄯善国的设定是维族风格,有狄青同志坐在带花的长秋千上作忧郁小公举状的场景……也对,毕竟他是被娶的。

评论

© ID2552160 | Powered by LOFTER